6月结束,上市公司也纷纷着手准备上半年的“成绩单”,A股的半年报中期业绩披露季也正式拉开序幕。
据统计,截至7月9日,已有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略增和扭亏的公司数量合计为家,占比为51%。
不过,在医改深入推进、政策密集推出的医药领域,医药企业的中期成绩单可谓“几多欢喜几多愁”。近日,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升药业”,.SZ)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万~.4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30%。
赛升药业在相关公告中称,受医药行业政策影响,公司营业成本有所增加,产品销售情况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中,赛升药业旗下的产品“榜上有名”。
销售费用激增
年在创业板登陆上市的赛升药业,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公开资料显示,赛升药业主营业务为注射针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导产品为生物生化药品,涉及心脑血管类疾病、免疫性疾病(抗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三大用药领域。
上市后,赛升药业净利润平稳增长。年~年,赛升药业的净利润依次为2.09亿元、2.58亿元、2.82亿元、2.83亿元。
赛升药业曾在年年报中,将业绩增长驱动的因素归为,两票制在各省逐步落地,公司的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客户由中小经销商变为大型配送商,使得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营业收入增长尤为明显。同时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与此同时,赛升药业的销售费用逐渐攀升。年~年,赛升药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0.78亿元、0.89亿元、2.21亿元、8.28亿元。销售费用在四年内激增逾10倍。
年,赛升药业8.28亿元的销售费用中,市场会议费高达5.14亿元。可供对比的是,赛升药业主打药品免疫系统用药年一整年的销售收入为7.69亿元。
销售费用逐年高企,赛升药业的产品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7月9日,赛升药业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万~.4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30%。赛升药业在相关公告中称,受医药行业政策影响,公司营业成本有所增加,产品销售情况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事实上,赛升药业的盈利颓势从今年一季度就有所表现。
公司一季报显示,赛升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8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19%。
不过,两则报告中对业绩变动原因说明却有出入。
在年一季报中,赛升药业方面称,截至年3月31日,公司研发费用为.9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0.88%,主要是当期研发投入减少所致;财务费用为-.17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3%,主要是本期购买大额存单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在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赛升药业方面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股权激励摊销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由此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关于公司研发费用年一季度、二季度的变动出入,《中国经营报》记者先后向赛升药业证券事务部致函致电采访,相关工作人员称,“采访文件已转达公司董秘王雪峰”。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回复。
产品被重点监控
据悉,赛升药业主营的三大用药领域中,神经系统药物主要产品为,“赛典”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以下简称“GM1”)。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年7月1日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以下简称“《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包括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在内的20种药品榜上有名。
按照国家卫健委相关通知,各省将在此目录基础上形成省级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并公布,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的临床应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出台,将推动诊疗效果不明确的辅助性用药退出医生处方,清退适应症宽泛的“神药”,加强合理用药的管理。
实际上,含有神经节苷脂成分的药品此前已被列入省级重点监控药品目录。
今年3月,江西省卫健委发布《关于调整年第一批省级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通知》称,根据全省医疗机构年7~12月非基本药物药品采购金额和规范使用情况,将对省级重点药品监控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在江西省的《年第一批省级重点药品监控目录》中,四种规格的GM1赫然在列。
赛升药业曾在年年报中称:“GM1市场销售额有所下降。”与此同时,GM1在年各省医保目录增补中,从西藏的医保目录中退出。
据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的神经节苷脂生产厂家主要有齐鲁制药、哈尔滨医大药业、西南药业以及北京赛升。其中,北京赛升在神经节苷脂销售市场中大约有5.73%的占有率。
关于公司旗下产品被列入《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影响,赛升药业7月4日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始终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