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不减肥,六七月徒伤悲。”减肥,很多人一听就头疼,试过无数办法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
很多人或许不知,“过午不食”这条佛教制度,就能有效帮助我们。
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制度,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
佛教认为:清晨是天食时,即诸天的食时;午时是佛食时,即三世诸佛如来的食时;日暮是畜生食时;昏夜是鬼神食的时候。
因此,佛陀才要求比丘过了中午就不再进食。
过午不食用在减肥中,可以让我们达到控制摄入食物数量的目的。
我们为什么会变胖呢?除了先天基因、得病致胖外,其实就是脂肪过多,能量过剩无法消耗而已。
饮食中,大量脂肪、糖类食品的摄入,直接导致了脂肪沉淀、脂肪细胞增多,在我们摄取的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时,就会慢慢变胖。
我们的身体大约5-6小时就要进食一次,消耗的能力都来源于我们吃进来的东西,如果每次都补充的很足,身体里已有的脂肪和热量就不能得到消耗,久而久之就让我们变成了胖子。
因此,减肥其实就是“做减法”,只要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必然会瘦。
据研究,碳水化合物是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热量的重要来源,但是,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影响脂肪的燃烧,还会破坏脑下垂体调节体重的功能,从而导致发胖。
摄入食物后3-4小时为饱腹期,随后胰岛素分泌开始逐渐下降,产生饥饿感,如果此时能坚持住不吃东西,则进入燃烧脂肪期。
期间,人的血糖会逐渐降低,增加瘦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瘦激素是科学家于年发现的,瘦激素可以向大脑发出信号,告知体内脂肪的含量,大脑便可以调整饮食和新陈代谢,令体内的脂肪储存量达到一个合理水平。
过午不食的规定,一般是指从太阳升起到正中午后(11点-13点后),就不能吃东西,我们普通人用来减肥,则可在饥饿的时候吃少量水果、喝少量奶制品等补充能量。
过午不食对我们身体还有着更大好处。
据日本科学家研究,只要在产生饥饿感后一个小时内不进食,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一种叫“长寿基因”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于身体有着强大的修复能力。
另外,过午不食还可以让我们的脏器得到休息,可有效的减少内脏上的脂肪。很多人减肥后,肚子还是很大,就是有大量的脏器脂肪所致。而诸如肝癌,就由脂肪肝逐步演变的。
当初佛陀制定过午不食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居士供养比丘饭食的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比丘的禅定。
如果可以坚持做到过午不食,再配以适量的运动,想不瘦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