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成骨质疏松症重灾区,减肥久坐可致

编者按:全球每3秒钟就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有1/3的人受到骨质疏松的威胁。医院脊柱骨科主任医师杨德鸿告诉你,如何正确认识、科学预防骨质疏松。

警示一:骨折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祸首

我国有1.65亿中老年妇女,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高达40%,且随年龄增加,比例也在上升。在万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有73%为中老年女性。

我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达万人次,但是,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却不到20%,只有10%的老年女性接受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人在30-35岁的时候骨量开始流失;36-49岁时,骨量缓慢减少;50-69岁时,骨量迅速减少;70岁以上骨量持续减少。随着骨量的减少,骨质就容易疏松,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症,引发骨折。

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危害严重,明显增加老年人死亡率和致残率;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男性死亡率为31%,女性死亡率为17%,59%的男性患者会丧失行走能力。

警示二:减肥久坐导致钙流失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女性超过35岁、男性超过40岁后,骨量开始走下坡路,女性在绝经期后的骨量丢失远高于男性,这是因为雌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制造骨基质。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减少。绝经后妇女如合并甲亢,其骨质疏松症出现较早且较重。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症与不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维生素C缺乏者、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者的骨基质合成减少,容易形成骨质疏松。另外,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也会使人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年轻人久坐不动、吸烟、长期饮酒等,导致其身体的骨矿含量在应该达到高峰的年龄段却达不到最高峰,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也会提高。

长期的瘦身节食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等,导致钙量流失严重,使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症。女性在节食后,体重减轻,骨密度也会随之下降。人体有适当的脂肪,雌激素也会相对较多,从而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形成。节食减肥的女性一般很少吃主食和肉类,往往只吃蔬菜和水果,钙的摄入自然就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专家提醒,爱喝咖啡、浓茶、饮料的女性,每天喝一杯还可以,但如果一天三杯以上,过多摄入咖啡因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一些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不常晒太阳等,都会加速骨量流失。

警示三:骨质疏松5大信号

医院脊柱骨科主任医师杨德鸿介绍了一些骨质疏松的症状,看看有几条击中你。

腰背疼痛。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会出现骨痛。

身长缩短、驼背。此症状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前部多为松质骨组成,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骨质疏松的症状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全身无力。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多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小腿肚子抽筋、腰腿痛或全身性骨痛,严重时卧床不起、手足抽搐。

骨骼软化。妊娠后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还有单侧或双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会出现骨软化症,伴随脊柱、骨盆及下肢畸形,身高缩短,大多数女性在产后可逐渐恢复。

警示四:补钙6大误区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等。(2)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3)特发性骨质疏松:原因不明的青壮年骨质及妇女妊娠所致骨质疏松等。

2、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大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至中期都不会有异常感觉。当发觉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为时已晚。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应依靠骨密度仪及定量CT检查。建议中老年女性或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的人,都应该定期做专业检查。

3、补钙就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许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而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或钙制剂就能补钙。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4、喝骨头汤能补钙。有人常喝骨头汤来补钙,认为吃豆腐能补钙,这两种说法都不太科学。骨头汤里含钙量并不高,且汤里脂肪含量高,而脂肪还会妨碍钙的吸收与利用。在炖骨头汤时放些醋,再去掉过多的脂肪,或可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率。

5、静养能防骨折。一些骨质疏松症患者怕骨折,成天躺着或是坐着。其实,适量运动可以强筋骨,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预防骨折的关键在于注意防护,防止意外跌倒。即使已卧床不起的病人,也应该经常到户外,见见阳光,常使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和锻炼。否则,容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6、骨质疏松症无需小题大做。得了骨质疏松症后发生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很高,会严重影响自身和家人的生活。

警示五:预防骨质疏松症“三原则”

杨德鸿表示,要遵循“年轻时多存骨量,绝经后少丢骨量,疏松后预防骨折”的三级预防原则。

儿童、少年时期应合理膳食营养,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钙磷,多喝奶,不偏食、挑食;坚持体育锻炼,参加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少饮咖啡和碳酸饮料,以增加骨量,提高峰值骨密度。

女性在绝经期前后,男性在70岁以后,要定期检查骨密度,发现骨量流失较快,即要开始干预,包括补充钙质、用药治疗,尽量减少骨量丢失。

骨质疏松患者应进行药物治疗,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促进骨量增加。要改善居住设施以防止跌倒,尽量避免长期卧床,并开展力所能及的锻炼。

东方药林

本草颐养专家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gtailvyou.net/sjkf/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