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10月31日发布《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农村集贸市场实地体验评价得分67.12分,处于及格水平。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产品和“三无产品”问题发生率高,个农村集贸市场超半数存在涉嫌假冒商品,涉嫌假冒商品最多的农村集贸市场TOP20主要集中在东北大区和华东大区。
今年5~9月,中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开展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工作。从本次体验数据结果来看,我国农村集贸市场整体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主任皮小林表示,在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产品和“三无产品”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实地调查体验发现,涉嫌假冒商品最多的农村集贸市场TOP20主要集中在东北大区和华东大区,而第一位是西南大区的云南省。
“个市场里面,假冒的从比例来看,我们发现有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的问题,还有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还有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有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应该说还是比较严重的。
”以下附涉嫌假冒商品数目最多的农村集贸市场名单
此外,在农村集贸市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占道经营、卫生质量差、消防设施不完善等。其中,占道经营现象占比为32.9%,这会阻碍周边交通,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超三成的农村集贸市场主要缺点是卫生环境差,农村集贸市场在管理过程中发现杂物堆放不合理,垃圾随地可见的现象,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当前我国农村集贸市场实地体验评价得分67.12分,处于及格水平。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表示,这与我国众多农村居民消费的巨大需求很不相称,也与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不相适应。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农村集贸市场,得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消费者幸福感,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农村集贸市场在质量管控、卫生安全、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缺斤短两,以及保健食品,还有一些虚假宣传等问题多发,农村消费者对农村集贸市场的满意度不高。
”为进一步改进农村集贸市场商品及服务状况,中消协建议,大力开展建章立制,督促制度上墙、措施落地;其次,要进一步做好农村集贸市场分类建设,强化部门协同监管;进一步强化农村市场监管力量与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农村集贸市场专项整治。
“要大力推广农村集贸市场示范店建设,根据农村消费特点和消费升级的需要,探索建立以商品工具、经营环境和消费维权等为重点的消费者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农村集贸市场调查评价,结合行政监管执法信息,发现和培育一批消费者满意的示范市场,总结和交流市场建设与管理中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好农村消费教育,提升品质消费意识,对农村集贸市场要倾注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惠及更多资源。以方便易达的方式,让农村消费者在日常消费场景中接受良好的消费教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