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肚子松弛,是多数产后妈妈的困扰。
产后妈妈皮肤变得松散,腰部负担加重,在重力作用下,内脏容易下垂,极易形成大肚子。为此,不少产后妈妈开始做些如散步之类的日常锻炼,但效果甚微。
小编想说,产后妈妈们,别再瞎练了,产后肚子松弛,日常锻炼真的不顶用,还对身体不好!
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生完宝宝整个骨盆底是松弛的。腹直肌分离,盆底肌无力,此时这个妈妈在盆底肌松弛的情况下,会伴有子宫下垂,绝对不能跑步和剧烈运动,因为会增加腹压,腹压会使子宫不断往下移,从而加重子宫往下垂的症状,引发感染和不适。
而且,产后女性关节松动,不够稳定,任何弹震力的运动,首先都要稳定关节,如果想以关节为代价减肥,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事实证明,在产后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科学健身,不但能够对腰腹曲线至下腹部起提升作用,还可以防止内脏下垂,促进子宫收缩和骨盆快速回位,帮助体内机能慢慢恢复。
所以,产后锻炼的第一要务,就是产后修复!
为什么做产后修复瑜伽?
腹直肌分离
怀胎10个月,幸福的孕妈在承受胎儿不断长大,给腰椎带来压力的同时,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前侧的腹直肌,也会像一扇对开的门,中缝被撑开,腹白线向两侧分离,我们把这个开门的过程叫做“腹直肌分离现象”。
这种情况,不仅是肚皮松垮不好看,腹部松弛,支撑力降低,腹部力量下降,就会出现腰部代偿,易腰酸,脊柱承受的压力变大。同时,腹直肌的支撑力不足,会使腹内器官下垂,压迫膀胱,易造成漏尿。
耻骨联合分离
怀孕时激素大量分泌,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骨盆会被撑大撑宽的,生产时由于用力过大,会使耻骨联合分离,韧带受损。
产后耻骨恢复不良不仅可引发耻骨疼、腰痛、腹痛,甚至还可导致子宫下垂、阴道松弛、尿失禁和体形方面的变化。那么,我们该如果进行产后骨盆恢复,缓解耻骨痛呢?
盆底肌松弛
怀孕时,在孕激素松弛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
分娩后,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已育妇女的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30%-40%。
新妈妈们的盆底肌功能恢复训练,目的是为了防止她们N年后出现盆底脏器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等状况。
产后修复最佳时间:
黄金期:产后6个月
特效期:产后3年
康复期:产后至今
产后修复知识分享:
为什么产后女性更易患产后腰痛?要及时做产后修复?
1、产后血虚各骨关节处于开放状态,风寒湿邪更易入侵,经常的弯腰换尿布,对腰椎造成损伤。
2、长时间的久坐喂奶,腰椎处于紧张压迫状态,气血得不到有效的循环与补充,久坐伤肉,使人的肌肉僵硬,血液循环受阻。
3、孕期腹压增大,腰椎处于被压迫状态。
4、孩子半夜哭闹,喂奶,睡眠质量太差导致气血循环差。
5、产后身体依然存在大量松弛素,没有及时进行修复,会对未来的身体埋下了严重的健康隐患……
产后修复误区及产后问题?
很多产后妈妈生完孩子后第一时间,就是想减肥我要瘦!瘦!瘦!然后就参加一系列大强度的瘦身课程,结果还没瘦下来,自己却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产后修复不及时会造成譬如子宫下垂,腹压不足,影响呼吸,引发腰骶部疼痛........
产后的正常打开方式:
先修复,后瘦身!修复哪里?修复盆底、骶髂、耻骨、骨盆、肋骨、内脏、腹直肌等等
产后修复瑜伽,女人的第二次生命绽放!
经过怀孕和生产,很多女性的身体形态都发生了变化,骨盆底支持组织和韧带都有松弛的现象,这时练习瑜伽,不少姿势能比较容易完成,而适度的产后瑜伽练习能帮助新妈妈恢复身体。产后瑜伽中特定的体式,规律的呼吸和平静的冥想更有助于抚平新妈妈心理上的焦虑。
产后瑜伽修复的好处和必要性:
1、恢复体型
以增强妈妈会阴肌肉的弹性,促进子宫收缩,防止子宫、膀胱、阴道下坠,并有利于子宫恢复正常位置。而且产后瑜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体内脂肪囤积,恢复皮肤张力,改善身体水肿,有利于妈妈恢复到产前体型。
2、改善错误姿势
因女性在怀孕期间生理上发生很多改变,容易产生错误的姿势,如身体重心前移、颈椎前凸、肩夹骨前拉、骨盆前倾、重心移至脚跟等。而产后抱婴儿也容易使身体重心前移。从而引发产后颈、背、骨盆及脚跟痛,练习产后
瑜伽有利于改善这些错误姿势。
3、缓解焦虑
帮助妈妈消除当母亲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问题,比如型体恢复、失眠、荷尔蒙失衡引起的情绪变化和照顾新生儿所面临的挑战等。
产后瑜伽怎么做?
每个妈妈身体状况不一样,我们需要根据每个不同身体的需求,用不同的产后瑜伽变体来进行恢复,这是个非常个人化的一件事,需要跟随专业的瑜伽教练进行针对性练习,切勿自行模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