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夏天到了,所有媒体都在教减肥。但是相比减肥,我们今天更想谈一个跟减肥有关的问题——食物带来的负罪感。看看下面这段对话,是不是很熟悉?你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奇怪,热量太高了感叹一下,大家不是都这样吗,有什么问题?问题大了!日常被“食物负罪感”包围,轻则影响消化,让人更容易长胖,重则造成进食障碍,危及生命!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还对它一无所知!食物负罪感是什么?吃完东西之后产生负罪感、自责、焦虑、内疚等负面情绪,这样的心理状态在英文中有一个专门的词叫“foodguilty”。在国内,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吃完东西感觉到罪恶内疚”,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相反,我们已经习惯了它。我们习惯了用开玩笑的语气来谈论这件事。我们习惯劳累了一天之后,还要对丰盛晚餐感到愧疚。我们习惯了在一顿大餐之后的几天,心怀愧疚地少吃甚至断食。仿佛体重计上的数字决定着人生的成败。仿佛美食就代表着罪恶。仿佛我们天生不配享受美食。但你知道吗?这些想法正在伤害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食物负罪感危害有多大?首先,食物负罪感会扰乱我们的正常进食。带着负罪感吃了好吃的,接下来的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负罪感而减少热量摄入,常见的解决方法就是“吃草”。但是,大脑和身体有着本能的补偿反应,越是带着负罪感压抑自己,一旦放开吃就会吃得比原来更多。负罪感会让你把食物简单地分成两种,“好的”和“坏的”。你想让自己多吃“好的”,少吃甚至不吃“坏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坏的”食物就像渣男,明知道他和自己不会有结果,明知道应该远离他,还是会因为花(tian)言(mi)巧(zi)语(wei)而沉迷其中。“好的”食物则像被发了好人卡,即使你接受了他,也还是心不在焉,无法真正认识到他的好。/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是,你既无法安心享受能带来快乐的“坏食物”,也无法真的爱吃那些能带来健康的“好食物”。“吃草”这个词的流行,就是这种心理最直接的反应。一个没有食物负罪感的人,不会把吃沙拉叫做“吃草”。沙拉是千滋百味的,芹菜、生菜、芝麻菜,每一种蔬菜都有不同的滋味。而尝不出其中美味的人,却会备受煎熬。然后又放纵地大吃特吃,陷入饮食不规律的恶性循环。而这种暴食和绝食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恶化就是进食障碍症。其次,严重的食物负罪感有可能导致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包括短时间内大吃特吃的狂食症,完全不想吃东西的厌食症,以及大吃特吃之后再想办法吐出来的暴食症等。这种精神疾病听起来似乎不那么吓人,但却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有调查表明,我国进食障碍的发病率已经在逐年增高。食物负罪感与暴食症的关系最为密切。还记得去年7月刷屏的一条新闻《藏在食物背后的恐惧:进食障碍群体调查》吗?新闻中自称“兔子”的患者,吃东西后会有强烈的负罪感。在内疚、自责、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折磨下,他们常常在进食后强行催吐,消除负罪感。/微博上长期催吐的女孩所写的一段痛苦自白/但催吐对身体有着巨大的伤害,会使胃酸逆流,灼伤食道、口腔,腐蚀牙齿。更可怕的是,很多年轻女孩没有患上进食障碍,但为了减肥也反复催吐,除了伤害身体机能,也在摧残心理,进一步发展就是进食障碍。第三,食物负罪感会让人更易发胖。我们吃东西,用的不止是胃,还有大脑。比如吃冰激凌的时候,我们的大脑皮层,也就是大脑最中心的部分,会将口感、味道等信息,传递到大脑的边缘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边缘系统中有个杏核大小的组成部分,叫做下丘脑。下丘脑连接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当我们吃冰激凌时很享受很开心,神经系统就会向下丘脑发送信号,扩张瞳孔,加速心跳、呼吸,增加血液流量,让我们的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高效率工作。但如果我们带着负罪感吃冰激凌,下丘脑就会发送相反的抑制信号,降低消化、内分泌系统的工作效率,使冰激凌不能正常代谢,在身体中停留得更久。抑制信号还会增加皮质醇(一种会升高血糖、血压的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从而使血糖升高,迫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平衡血糖。高水平胰岛素和皮质醇,会让你更难瘦下来。国外医学研究机构的多次研究甚至证明,负面情绪与糖尿病有着密切关系/图片来源于网络/女性更容易中招!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以“吃了什么食物最有负罪感”的问题,在上班族中做了调查,结果绝大部分男性的回答都是“吃什么都没有罪恶感”。女性的回答就五花八门,奶茶、蛋糕、甜面包、油条、生煎,碳水化物、五花肉等各不相同。/图片来源于网络/一位女性受访者说,她有一次晚上吃多了,内疚地睡不着,半夜起来去跑步,跑了半个小时,筋疲力尽地把“会长胖”这个恐惧压下去,才终于能躺下。在外人看来,身高的她体型绝对算得上瘦,但她依旧常常因为吃了东西而有负罪感。这种性别差异,在进食障碍症患者中更加直观。有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症患者的男女比例可达1:10。为什么女性更容易被食物负罪感折磨?因为我们对社会文化和媒体,都在过度地追捧女性“以瘦为美”。看看微博上热门的“微胖女生穿搭”,图中的模特真的胖吗?再看看我们的媒体是怎么群嘲张惠妹、泰勒·斯威夫特这样的女明星的。还有那些主体受众是女性的媒体,总是喊着这样的口号:“要么瘦,要么死。”“好女不过百。”“不瘦下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美。”北大六院进食障碍门诊的心理专家张大荣教授说:“社会对某种体型或面部特征的追求对年轻人造成了很大伤害。它未必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它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不顾个人体质、体型的先天条件,吹捧A4腰、体重不过百等“审美”标准……这样的舆论环境,让众多根本不胖的女性始终处于“我太胖了”的恐惧中,对食物心怀负罪感。也许你要说,瘦了就是比较好看呀,穿各种衣服都好看。但你可能没有想过,也许正是沉浸在以“瘦”为美的畸形文化中,我们的审美标准才会被“规训”成这样?再也许,“胖子”穿衣服不好看,是因为根本没有人为他们设计好看的衣服?/图片来源于网络/身处这种文化中,成年女性尚且战战兢兢,那些尚未形成完整世界观人生观的年轻女孩,又会怎么样?她们是否会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因为担忧着卡路里、体重、腰围而拒绝健康饮食?是否会在单一的审美中迷失自我,将标准体重、标准身材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她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是否还能正常地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医院,甚至吃减肥药猝死的年轻女孩,新闻里屡见不鲜。这篇由北京体育大学在年进行的《北京市初中生进食障碍倾向与体质状况及其关系的研究》显示,对这些心智尚未成熟对年轻女孩来说,社会文化和媒体对瘦的过度追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这个人人减肥的季节,我们希望食物负罪感能被大家正视。如泰勒·斯威夫特所说,学会停止憎恨身上的脂肪。因为丰腴是美的,曲线是美的,力量是美的。你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爱自己的样子,更是美的。不再为瘦而吃,享受各种风味的食物,接受别样美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