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鼓励大家,一定要每天运动,哪怕是大姨妈来了,也不能停!
这个建议非常反直觉。因为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运动就一定要大汗淋漓,浑身酸痛,感觉很累,才有用、有减肥效果。
恰恰是这种错误的思想,让她们走上了减肥的不归路,屡战屡败。每次想到要运动就头疼,被迫运动,然后想着赶紧耗光体力,好休息几天,等着身体恢复,再继续冲刺一波。这样看似很努力的运动方式,周而复始,其实总的运动量是很少的。
以年轻的、初出茅庐的减肥者非常热衷的跑步为例。一般跑5天休2天,5公里,按1小时算,一周的里程是25公里,运动时间5小时,平均每天还不到1小时。
对于普通选手而言,缺乏循序渐进的过渡期,早期非常容易积累疲劳,积累损伤,运动变成对身体的伤害,不可持续。我没见过跑步减肥成功的,认识的人里一个都没有。网络上有一些,但也是九牛一毛,属于佼佼者,事迹可嘉,却不适合普遍推广。
如果换成和缓许多的走路,对身体的负担很小,每天都可以走,也是5公里,一周就能走35公里,平均每天按1个半小时算。两相比较,自然是走路做功多,消耗的能量大,对减肥更有利。功率可能走路比跑步低,但是跑步之后身体机能下降,会减少正常的活动消耗量。
精明的人,减肥应该选走路,而舍跑步。
更重要的是,走路可以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了。但是跑步不太容易,哪怕有1%坚持率都算高估了。大多数减肥者都因为跑步的困难和痛苦,而经常中断。然而,跑步者付出的汗水是实实在在的,损伤、疲劳的积累也是真实的,每中断一次,再捡起来就要做一番心理斗争。豪言壮志被一点点消磨,最终败给了自己的惰性和受挫感。
同样的道理,商业瑜伽、去健身房撸铁,还有在家跳KEEP的HIIT减肥操或自重训练,都是很难坚持的。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对运动健身有错误的认识,迷信所谓的热量消耗、增长肌肉、燃烧脂肪,极少人注意到运动和身心和谐、生活习惯的重要关系。
运动见效,有健身效果,必定是靠长期的积累,必然要尊重基本的自然规律。这就像股市的基本面,是依托经济大环境的,大环境不好,股市别想好到哪去。所以不实事求是的运动方式,绝对不可能对身体有好处。哪怕暂时能减肥,长期也是会反弹的,基本面不支持,更别说已知和潜在的副作用了。
因为流行的运动方式,都让你折腾自己,恢复不好,肯定不能天天做。这也就无形制造了很大的制造门槛,要自律。Keep还有一句著名的鸡汤,“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不过天天坚持”。害,这句话可不知害了多少无知少女啊。
我推荐的广播体操,是可以天天做的,单位运动量不高,效果又好,原版一套才4分钟。要是不自量力,看练操的效果好,拼命加量,也是可以把人累垮的。
很多人老问我,每天做几遍能有减脂的效果,做多久有效果。如果以这种心态去做操,那么绝对不可能养成每天练操的习惯。因为重点不在于练习的数量,在于练习的质量。
我们应该关心的是,练这套体操,能不能给身心带来帮助;怎么练好这套体操,发挥它的最大功效。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想要的效果,自然就会随之而来。
做正确的事情,必然就有对应的奖赏。
练操的数量标准很简单:每天大于零,但又小于损害身体、挫伤积极性的量。也就是,留有余力、留有余地、留有余兴,养成每天练操的习惯,细水长流。
体操是具有生命力的,可以由我们自由分解、组合的。哪怕是大姨妈期间,也能练:如果没有不适,那么可以练一整套;如果某些动作有不适,就选择其中的一些动作进行练习,甚至只练上肢或下肢动作。时间不是很充足的时候,可以挑选伸展运动、扩胸运动或全身运动等数个动作进行练习。
更何况,体操的每个动作都有专项的健身效果。比如扩胸运动可以纠正圆肩驼背,体转运动可以瘦腰减肚子,全身运动可以练翘臀等等,效果完全碾压坊间各种野鸡健身动作。随时随地,选一个动作进行练习,也要不了几分钟。
我初练八段锦时,走路、坐车时都在练攒拳怒目增气力这一势的手型变化。
积少成多,只要每天都能投入一点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十分钟,慢慢就能养成每天练操的习惯。这样的运动方式,已经变成和刷牙洗脸、吃饭一样自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哪还需要坚持。我每天现在都练站桩和八段锦,就是因为习惯了,毫无难度。
运动再少也好,也一定要每天运动,不能停!
每天认真练操,假以时日,任何人都会脱胎换骨。
04:10我建了群,如果你想练体操或需要指点迷津,可进群提问。
前文:正确矫正高低肩,别瞎练了